查看原文
其他

打(订)心肝头· 心胸狭㪪· 妳脯山

林伦伦 林伦伦方言茶话
2024-09-13

  

       胸口,胸膛,潮汕话叫“心肝头”。 “头”是指人体小的部位(精准的、小面积的),如:额头(前额)、眉头、鼻头(鼻尖儿)、指头(手指头,大拇指叫“指头公”)、脚头(膝盖)、尻仓头(屁股眼儿)、腿头(靠近大腿的地方)等等。也指一小块地方,如:东司头(茅厕)、地粪头(地,音do3,堆垃圾的地方)、后头(房子后面的一块地方)、井头(井边)、阢斡头(拐弯的地方)、火巷头(四马拖车建筑里两边火巷靠门的地方)、灶山头(,也只做“灶头”,灶台)等等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打(订)心肝头

      拍胸口叫“拍心肝头”。如果碰到伤心事或者发大誓言,拍胸膛的力度加大,就叫做“捶心肝头” “打心肝头”。

       打,音dêng3(订)。“打”有打击意义,人共知之。但潮音常读为da2,与dêng3不相干。然查《广韵》上声梗韵:“打,击也。”德冷切。《集韵》上声迥韵亦谓: “打,击也;” 都挺切。“打”字从“丁”得声,读dêng3(订)是再正常不过了的事。后来《中原音韵》“打”字有了 端母麻韵的读音da2,dêng3(订)的读音就几乎消失了,幸亏潮汕话还保留着。

      “打”的词义跟“捶”相同,也可以合并为“捶打”(dui5-7 dêng3),指用拳头捶打。

        “捶心肝头” “打心肝头”的“头”字也可以省略,说“捶心肝”或者“打心肝”。例如:“我个伊呾着伊打心肝(头)个我呾:好好好,我下个礼拜前钱就转还你(我跟他一说,他就拍胸口说:行行行,我下星期就把钱转还给你)!”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心肝头抱一

       “心肝头”也经常用来表示“心” “心头”,由外及里,指胸口的内部了。心里受到惊吓(吓了一跳),说:“心肝头哒一顿。”噗噗噗地跳个不停,则叫:“心肝头哒哒顿。” 甚至说:“心肝头生掼/生舂(cên1 guan6/cên1 zêng1” ,就像有人掏心肝一样。心里有郁闷,解不开,甚至心里乱成一团则叫做“心肝头杂杂”, 厉害一些就是 “心肝头结(gêg4)做一员” 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我个心肝头结作一员。

      如果不带后缀“头”,“心肝”就更多地指心、心里、心胸(潮汕话没有像普通话一样称自己心爱、心疼的人为“我的心肝” “心肝宝贝”之类)。例如:

大心肝,指贪心不足。如说:“伊过大心肝,乜个啰爱(他太贪心了,啥都想要)。”

舂心肝,指让人生气。如说:“只撮事着听就舂心肝(这些事一听就让人痛心)。”

心肝抱一,指忍心,狠狠心放任事情发生。如:“你就心肝抱一牉,放伊家己出去讨趁(你就狠狠心,放他自己去独立挣钱谋生吧)。”

猫鼠心肝,又食又搬,用老鼠的贪婪来比喻人的“嘴一块目一块”,贪得无厌。

骂人心肝黑,叫做“乌心肝”,俗语有“乌心肝,糜(肭)屎肚。”骂人心肝黑了,肚子坏了(一肚子坏水)。糜,此处音mi5,指糜烂。也作肭,音nab4,也指软烂如泥。谚语则有“甜腹内苦,面白心肝乌,指人口蜜腹剑,犹如“嘴舌囝甜甜,尻仓后㪪(soih4弯钩镰”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开胸衫

       潮汕话口语好像少用“胸”字,胸口、胸膛这些词,潮汕话口语基本不用,但有一些词倒是与“胸”有关。例如:

开胸,不是西医外科术语,而是服装行业术语,指衣服开襟,开胸衫就是开襟的上衣,跟医学的开胸膛没有半毛钱关系。

胸港,胸脯、胸膛,如说:“伊个胸港过阔(他的胸脯很宽阔)。”

心胸,指胸怀,如说:“伊个心胸过阔幅(他的胸怀很宽广)。” 反之,叫“心胸狭”,狭㪪,音oih8-4 soih4, 本来指地方狭窄,引申指心胸狭窄、气量狭小

向胸落胳,音hian3 hêng1 loh8 goh4,指袒胸露背。如说:“你去食人个新人桌,了向胸落胳就想呾爱去(你要去参加人家的喜宴,这样袒胸露背就想去了)?”

        向胸落胳

      前胸骨有点凸起,被形容为“鸡胸”(像鸡一样胸骨隆起),俗语嘲讽之谓:“鸡胸鸭尻脊,免趁就有食。” 尻脊,潮音ga1 ziah4。尻,原指臀部,《庄子·达生》:“藉白茅,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,则汝为之乎?”《广雅》卷六下:“尻,臀也。”今潮汕话谓臀部为“尻仓板”,正是此义。因脊背是背与臀连接的部位,故称为“尻脊”。 “脊”今潮音文读为zig4(织),“脊梁”“屋脊”读此音;白读为ziah4(迹),鱼名“薄脊” “黄脊”等读此音。“脊”字是《广韵》入声昔韵字,白读为-iah韵母的字还如“益驿易壁”等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胸口朥(膋)

        现在涮牛肉火锅,我注意到有一个词叫“胸口朥”,就是牛胸脯上的板油,倒是用了“胸口”一词了。而“朥”字,古字做“膋(䒿)” “膫”,指的就是牛等动物的脂肪,是其本义,早在《诗经》时代就在使用了,如《诗·小雅·信南山》:“执其鸾刀,以启其毛,取其血膋。” 汉·郑玄笺:“膋,脂膏也。” 《说文·肉部》:“膫,牛肠脂也……膋,膫或从勞省声。”南朝·梁·简文帝《对烛赋》:“豹脂宜火,牛膫耐寒。” 牛膫,即“牛膋”也,潮汕话至今还在说。古字作“膋”,月(肉)部“勞省声”,写成上下结构了。而潮汕方言字写成“朥”,“勞”不省声,左右结构,异曲同工。既然大家都习惯写“朥”了,我想就没有 必要写成“膋”了。

        小时候还听过的一个词,胸脯叫做“妳脯”(ni2 bou5),现在可能都不用此词了。我老家澄海的莱芜半岛不远处海里有个景点叫做“向天美人”,当地人叫做“妳脯山”,妳脯,奶脯,胸脯也。妳,潮音ni6,奶的别字,普通话也读nǎi。《玉篇·女部》:“妳(嬭),乳也。” 《古今小说.任孝子烈性为神》:“郭妇人伺候了几日,忽一日提得个猫儿,解开胸膛,包在怀里……由它抓得胸前两妳粉碎。”《警世通言.乔彦杰一妾破家》:“高氏走入房中,看见女儿妳大,吃了一惊,待女儿穿了衣裳,叫女儿到面前问道:‘你吃何人弄了身体,这妳大?’”

            澄海莱芜妳脯山(旧称)

【延伸阅读】1、大头大面·欢面喜笑·阳面正势——“面”字词族趣谈;2、爱鬃孬爱髻· 鬃髻螺· 三代无鬚一代鬍;3、五行 or 五形?生好or 生孬?

【鸣谢】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百度网络资料,特此鸣谢!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林伦伦方言茶话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